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隶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全毛目,凹口科,小瓜虫属。是一类寄生在鱼类体表的纤毛原虫,其繁殖力强,感染迅速,并对寄主无选择性。几乎所有淡水鱼类都能感染,并导致大量苗种甚至成鱼死亡,是致死率最高的寄生原虫之一。为更好的了解小瓜虫发病及防治现状,本文就小瓜虫病流行及防治情况做一综述。
1 小瓜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1.1 小瓜虫病症状
小瓜虫生活史分为成虫期、幼虫期和包囊期。幼虫期分为不具感染能力的非感染性幼虫期和具感染能力的感染性幼虫期。感染性幼虫前端有钻孔器,后端有尾鞭毛,可以侵入鱼体,一般寄生在鱼皮肤和鳃丝,也曾发现在腹膜中寄生。鱼类感染小瓜虫后,多数病鱼表现出浮躁、食欲减退、反应迟缓、离群、上浮、间歇性乱串等行为。从感染到死亡,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症状不明显,少数个体尾鳍和臀鳍有充血现象;中期小瓜虫寄生刺激鱼体组织增生,在体表和鳃上形成白色小包囊,(因此,小瓜虫病又被称为“白点病”),各鳍上充血现象明显;晚期由于虫体不停刺激,引起鳃丝上粘液细胞大量分泌粘液,造成鱼体呼吸、排泄和渗透机能破坏而导致死亡。解剖学观察,感染小瓜虫病鱼鳃丝肿胀变形,鳃上皮脱离。显微镜检测病鱼体表粘液,虫体呈圆形,作阿米巴样的滚动运动。虫体中央有“C”形核。
1.2 小瓜虫病的发现、流行及分布
小瓜虫病是世界流行性寄生虫病,1869年Hilgendorf和Paulicki首次描述该纤毛虫的生命周期及其分类学地位。自1876年法国人Fouquet将该病原正式命名为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研究表明该病起源于亚洲,最初在远东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中世纪时期,随着鲤鱼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和金鱼的进口,该病传入欧洲、美国等其它国家。直到18世纪,由于金鱼的大量进口,该病在南非国家也呈普遍流行趋势。病原多子小瓜虫蔓延至世界各地,甚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发现了其踪迹。我国鱼类养殖产业也深受其害。
“养殖观赏鱼这么长时间,要问我什么鱼最好养?不是鱼,是小瓜虫”。这是一位具有多年观赏鱼养殖经验的专家发出的感慨。可见,在观赏鱼养殖领域,小瓜虫的危害不容小觑。究其原因,可能是养殖观赏鱼较池塘养鱼需要更频繁的换水,新旧水之间产生的温差导致小瓜虫病暴发。
2 小瓜虫病防治
目前,小瓜虫病的防治主要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疫苗治疗三个方面入手。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在应对不同水体,不同发病鱼群、不同发病时机时需要综合考虑,协调应用。
2.1 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方法重点在于从水温、水体pH值、盐度等方面改善养殖环境,从水源、鱼池建设、鱼苗投放等方面严格把关。早在1947年就有学者利用提升盐度来防治小瓜虫病。由于小瓜虫不能感染生活在碱性水域中的鱼类,因此,也可以通过提高水体pH值的方法控制小瓜虫病的蔓延。条件允许情况下,如水族箱环境,可以将水温提高到18℃以上,迫使小瓜虫自行脱离鱼体。
2.2 化学药物防治方法
在充分做好物理防治的同时,结合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小瓜虫病的方法。用于防治小瓜虫病的药物很多,但用药效果大都不太理想或不稳定。能有效杀灭小瓜虫的药物如孔雀石绿、硝酸亚汞、醋酸亚汞等由于具有明显的致癌、致畸特性,已被禁止用于水产疾病治疗。而大多数药物,诸如福尔马林、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硫酸铜、辣椒煎水等皆是对自由生活阶段的虫体有杀灭作用,但对寄生阶段的虫体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却很少。究其原因是小瓜虫寄生鱼体,刺激鱼体表皮增生形成很厚的囊泡,药物很难透过。在美国,有3种化学药品可合法地用于防治养殖的食用鱼和鱼卵寄生虫病,即福尔马林、食盐和醋酸,但因其价格原因,这3种化学药品仅适用于小水体。由于化学药物不仅对鱼体、人体和环境不利,对小瓜虫杀灭作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仅能杀灭自由生活的和寄生于鱼体体表还未侵入皮肤的小瓜虫,一旦小瓜虫进入宿主寄生阶段就失去了药物的作用。因此,对小瓜虫病治疗的用药时机也非常重要,黎明前后为幼虫孵化期,此时用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小瓜虫对长期接触的化学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常规药物对小瓜虫的杀灭效果会越来越差。因此,采用免疫防治是替代化学药物预防小瓜虫病更为经济、环保和有效的方法。
2.3 生物疫苗防治方法
随着国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的增加,迫切要求大力发展生物疫苗防治研究。目前应用于小瓜虫防治的疫苗主要包括全虫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全虫疫苗是直接用活体小瓜虫或甲醛灭活小瓜虫全虫制备的疫苗。但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不显着,Burkart认为,可能是因为杀死小瓜虫的过程(甲醛灭活)改变相关保护性抗原的空间结构和性质造成的。制备活疫苗首先要解决全虫供应问题,这就要求对小瓜虫进行人工培养,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人工培养方法是实验室传代,但这一方法也面临着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感染力下降的问题。在人工培养方法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也有学者尝试用其他寄生虫刺激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来抵抗小瓜虫感染的研究,以四膜虫应用居多,Govern、Dickerson等和Houghton、Sign等都做了类似的免疫试验,存活率有所改观。
随着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日渐火热,用基因工程疫苗防治小瓜虫病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开发合适抗原决定簇的研究皆围绕着小瓜虫表面抗原即抑动抗原展开。1997年,He等采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了抑动抗原融合蛋白,但由于大肠杆菌的表达产物缺少糖基化修饰,产物不能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免疫效果不理想。Lin等采用哺乳动物COS-7细胞表达抑动抗原,其表达产物蛋白虽能形成正确的折叠,但抑动抗原不能锚定在细胞膜表面,免疫效果依然不理想。而四膜虫与小瓜虫同属膜口目纤毛虫,它们的表达系统十分相似,适用于表达抑动抗原基因。由于四膜虫普遍存在与淡水生态系统,且易于实验室培养,将四膜虫作为载体制成重组疫苗用于预防小瓜虫病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Gaertig等在四膜虫中表达了小瓜虫抑动抗原。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重组体中包含抑动抗原基因,并且反应效果不错。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明,转基因的抑动抗原蛋白定位在四膜虫表面。柯翎等应用四膜虫表达了小瓜虫抑动抗原基因,通过Western Blotting证实重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免疫原性与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相似。接种该蛋白后可诱导鱼体产生免疫保护性,这也表明四膜虫表达系统相对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更适合小瓜虫抑动抗原的表达。
3 展望
对鱼类多子小瓜虫病的研究至今已有100余年,但至今无有效药物可用于治疗,小瓜虫病成为水产养殖业最为顽固的疾病之一。笔者认为小瓜虫病暴发的原因主要包括水质、水温、饲料等三个方面。对于池塘养殖或山泉水养殖场,污水汇入养殖水体是造成小瓜虫病暴发的重要原因。对于养殖观赏鱼,其新旧水水温差以及投喂饲料品种均对小瓜虫病暴发有显着影响,调查显示投喂颗粒饲料较投喂天然饵料暴发小瓜虫病的几率显着降低,同时严格控制新旧水水温一致也可明显减少小瓜虫病的暴发。对小瓜虫病的防治研究还应双管齐下,即加强对无公害有效药物的筛选,又加大力度开展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防治一体。尽量降低其对食用鱼和观赏鱼养殖的危害,力争彻底治愈小瓜虫病。( 作者: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闫春梅 郑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