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专题论述->反刍动物饲料中尿素超标应引起重视
反刍动物饲料中尿素超标应引起重视

杨红东 武金凤 郝美艳 郭志刚 李 宏 张聚美 王 刚
尿素[CO(NH2)2]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含氮46%,一般为白色晶体或颗粒状,易溶于水,味微咸苦。尿素在反刍家畜消化道内转变成菌体蛋白,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反刍家畜消化利用。反刍家畜利用尿素作为部分蛋白质的来源,既节约了蛋白饲料,又降低了饲料成本。近年来,蛋白饲料价格一路上涨,一些饲料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在饲料原料中添加尿素,在反刍动物饲料中超量添加尿素,牛、羊尿素中毒和死亡事件屡有发生,给牛、羊养殖企业或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养殖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尿素中毒的原因和机理
1.1 尿素中毒的原因
导致反刍动物尿素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尿素超量添加,超过了动物正常耐受量;二是饲喂方法不当,如饲料中突然加喂大量尿素,使动物瘤胃极其不适应;还有尿素溶解在水中饮喂,使其过于集中,并很快被分解吸收;三是饲料里可溶性糖和淀粉不足,使尿素分解的氨超出了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的限度,这些都会造成氨在体内大量蓄积而中毒,严重的可导致动物死亡。
1.2 尿素中毒的机理
瘤胃微生物群能利用无机氮构成自身蛋白(菌体蛋白),成为反刍动物主要的蛋白来源。正常情况下,进入瘤胃中的非蛋白氮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所分解的氨一部分转为氨基酸为微生物所利用,一部分经瘤胃、网胃壁吸收,进入血液,经肝脏形成尿素随尿排出体外。当瘤胃内尿素浓度过高时,在脲酶的作用下,尿素在瘤胃内分解速度加快,在每小时达100 mg/100 g瘤胃内容物,尿素分解产生氨的速度为瘤胃中氨被同化速度的4倍。瘤胃液因其分解产氨,pH值升高超过6.5时,促使氨被吸收的速度加快。当血液中氨浓度在2 mg/100 ml以上时,即引起严重中毒;当血氨浓度为5 mg/100 ml时,即可引起奶牛中毒死亡。
2 饲料原料及反刍动物饲料中尿素含量检测结果
2.1 尿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尿素含量测定采用的方法为内蒙古地方标准DB15/T450—2008《饲料中尿素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尿素含量在0.1~10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9,最低定量限为0.1%。本方法前处理简单、便于操作、回收率高、定量检测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分析测定要求,适合批量样品中尿素含量的测定。
2.2 饲料原料中尿素含量检测结果
用不添加尿素空白精补料、浓缩料做添加回收实验,结果发现空白料中含有尿素,尿素含量约为0.3%。经过分析认为饲料原料中可能含有尿素。于是我们对配制空白饲料原料的玉米纤维蛋白和玉米胚芽粕进行了尿素含量测定,发现饲料玉米纤维蛋白含1.6%、玉米胚芽粕含0.3%。我们对可能掺加尿素的不同生产厂家的饲料原料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玉米纤维蛋白尿素含量最低1.07%,最高1.68%,平均含量为1.38%;鱼粉尿素含量最低为0.07%,最高为3.14%,平均含量为0.76%;饲料酵母尿素含量最低的为0.10%,最高的为10.5%,平均含量为4.58%。由此可以看出,某些饲料原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添加尿素,如个别企业生产的鱼粉和饲料酵母。因此,饲料企业在反刍家畜精补料或浓缩料中添加尿素时,应对饲料原料进行尿素含量测定,防止饲料产品尿素含量超标。
2.3 反刍动物饲料中尿素含量检测结果
尿素中毒导致反刍动物死亡事件屡有发生,养殖场(户)经常委托检验尿素,养殖户委托检验尿素含量的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奶牛浓缩料尿素含量最低0.25%,最高达到6.14%,平均含量为3.32%。通常尿素在奶牛精补料和羊精补料中添加量不得超过1.0%,肉牛精补料中添加量不得超过1.5%。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反刍动物饲料超剂量使用尿素情况比较严重。
3 饲料中尿素含量预警监测情况
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饲料监管部门对68批次奶牛饲料和32批次饲料原料中尿素含量进行了预警监测。结果见表3、表4。

由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饲料原料尿素含量都低于0.5%,只有玉米纤维蛋白尿素含量高于1.0%。因此大多数饲料原料是安全的。
由表4可以看出,奶牛精补料尿素含量最低0.20%,最高达到3.30%,平均尿素含量为1.10%;奶牛浓缩料尿素含量最低0.54%,最高达到3.86%,平均尿素含量为1.78%。通常尿素在奶牛精补料和羊精补料中添加量不得超过1.0%,肉牛精补料中添加量不得超过1.5%。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反刍动物饲料中超剂量使用尿素现象仍然存在。
4 预防控制措施
4.1 反刍动物饲料中尿素超标现象已引起饲料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饲料监管部门对奶牛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尿素含量进行了预警监测,以防止尿素问题引发质量安全事故。
4.2 饲料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饲料标签的管理,规范使用饲料标签。对饲料生产企业在饲料标签上把膨化尿素写成奶牛高蛋白饲料,误导养殖人员造成尿素中毒现象应加以密切关注。要求生产企业在标签上注明尿素只能供6月龄以上的反刍动物成畜使用,禁止在6月龄以下的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尿素,以减少幼畜发生误食中毒现象。
4.3 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进行宣传教育,要求在进原料时一定对尿素含量进行测定,严把原料质量关;此外在奶牛精补料和羊精补料中尿素添加含量严格控制在1%以内,肉牛精补料中添加量严格控制在1.5%以内。按安全剂量正确添加尿素。
4.4 对反刍动物养殖户强化正确方式饲喂的理念,饲料管理部门以及饲料经销商有责任告诫用户饲喂含尿素饲料时,应有二周以上的适应期,在此期间,逐渐增加饲喂量。而且要连续饲喂,因为牛体与瘤胃微生物对尿素都有一个适应过程,饲喂后1 h方可饮水,尿素饲料应配合能量饲料(如糖蜜、谷类及薯类等)使用,且维生素、矿物质等均应平衡。选用流动性良好的尿素饲料或使用膨化尿素,不会产生混合度不良的问题。
4.5 在长途运输时,应注意牛过度饥饿不能立即饲喂含尿素的饲料。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尿素在瘤胃中分解速度加快,从而降低尿素利用效率,也易发生中毒。
4.6 产奶量较高(24~27 kg/d)的奶牛不宜饲喂含尿素的饲料。因为在产奶量较高时,瘤胃中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速度降低,而不能很好地利用尿素,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对牛体健康有不利影响。

 


(编辑:张学智,)
杨红东,内蒙古饲料草种监督检验站,研究员,010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南路。
武金凤、郝美艳、郭志刚(通讯作者)、李宏、张聚美、王刚,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09-06-25

[1]
相关信息
饲料杂志英文版
版权所有:2008(C)饲料工业杂志社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金沙江街16号6门 电话:024-86394669 传真:024-86276127
Copyright@2008 3dfeed.cn All Rights Reserved Web Production
刘宇新 沈阳职业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