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波 王修启 詹 勋 杨伟钧 谢彩金
摘 要 为研究肉鸽育肥期(22~30 d)不同能量水平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576只22日龄健康乳鸽,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乳鸽。处理组A、B、C、D饲喂的全价颗粒料粗蛋白水平为18%,代谢能分别为11.93、12.14、12.35和12.56 MJ/kg,试验期9 d。结果表明:4个处理组肉鸽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组D的平均日增重比处理组B、C分别提高5.6%和4.2%,处理组D的料重比比处理组A、B、C分别降低8.2%、8.2%和9.7%;处理组D的平均日采食量比处理组A降低6.1%,差异显著(P<0.05),但是与处理组B、C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12.56 MJ/kg代谢能水平可以降低乳鸽育肥期的平均日采食量,改善生长性能。
关键词 肉鸽;代谢能;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
中图分类号 S816.3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鸽消费不在局限于酒楼、酒店等高消费场合,其在家庭家禽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的肉鸽消费主要以乳鸽为主,由于乳鸽肉质的特殊性以及烹饪过程复杂、烹饪硬件要求高等因素而影响了家庭消费力度,最终延缓了肉鸽进入家庭消费发展进程。华南农业大学与肇庆市贝来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广东省肉鸽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将上市日龄(22 d)乳鸽与种鸽分离单独饲养育肥,让其自由采食全价颗粒饲料10 d,培育出体重达到500~550 g的中鸽,育肥后中鸽肉质鲜美、烹饪方式简单多样,并配套质量溯源系统,增加消费者对中鸽的消费信心,同时设立了专门授权销售点,为中鸽飞入千家万户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试验根据肉鸽育肥的生产需要,参考肇庆市贝来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日粮,观察当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8%时,能量水平分别为11.93、12.14、12.35和12.56 MJ/kg的4种全价颗粒饲料,对肉鸽育肥期生长性能的影响,为指导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肇庆市贝来得经济有限公司同一批次、体重相近、健康的22日龄乳鸽576只。
1.2 试验设计
将576只乳鸽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乳鸽。每个重复等同地分别置于三阶梯笼的上、中、下位置,以消除笼位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组A、B、C、D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8%,代谢能水平为11.93、12.14、12.35和12.56 MJ/kg的4种全价颗粒料。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自22日龄的乳鸽开始,到31日龄上市结束,试验期为9 d。

1.3 饲养管理
鸽子自由采食,喂食、给水、光照、卫生防疫均按照鸽场原有制度进行。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分别于乳鸽22和31日龄早上,将空腹12 h的肉鸽,以重复为单位称重,每天记录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1.5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方差(One Way ANOVA)分析,以Duncan's方法进行多重比较。数据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能量水平对肉鸽育肥期平均日增重的影响(见表2)

处理组A、B、C、D期末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A、D平均日增重数值上高于处理组B、C。
2.2 不同能量水平对肉鸽育肥期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见,处理组D的平均日采食量为40.0 g/d,比处理组A低6.1%(P<0.05),但与处理组B、C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A、B、C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各处理组的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但是处理组D的料重比比处理组A、B低8.2%,比处理组C低9.7%。
3 讨论
由于至今仍没有颁布正式的肉鸽营养需要标准,只有一些研究者推荐的参考性标准,推荐范围主要是针对乳鸽8~28日龄的人工灌喂的一些营养需要标准。没有针对肉鸽育肥期(22~30 d)的具体营养需要量,营养指标的不确定性给规模化养殖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中鸽飞入千家万户的进程。胡文娥等对14~28日龄的乳鸽进行人工灌喂育肥试验发现代谢能为12.95 MJ/kg,蛋白水平为22%的日粮饲养效果最好[1]。艾国良等对14~28日龄乳鸽进行人工填饲试验结果表明,饲养乳鸽日粮中代谢能恒定为13.40 MJ/kg,蛋白质含量为20%时效果最经济,增重达到234 g[2]。黄启贤等对8~28日龄肉用乳鸽进行人工哺育试验发现,这阶段乳鸽最佳能量水平为12.95 MJ/kg,最佳蛋白水平在22%~25%[3-4]。
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增加,采食量有降低的趋势,且高能量组D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能量组A(P<0.05),符合家禽为能而食的生理特点。本试验在蛋白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各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重非常接近,在7 g/d左右,说明能量水平对于乳鸽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影响不大。
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乳鸽在亲鸽或保姆鸽喂养的情况下,其平均日增重都在20 g/d以上[5-7]。本试验条件下,肉鸽育肥期在自由采食情况下,其平均日增重与乳鸽阶段相比,增重幅度较小。林正智等研究显示,25日龄以后肉鸽增重能力较弱,与本试验的结果相一致[8]。
4 结论
综合考虑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各项指标,在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8%时,代谢能水平为12.56 MJ/kg组的效果较好,是否进一步提高能量水平,对生产性能的提高还有更大的帮助?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文娥,陈益填,汪玉云,等.不同粗蛋白水平对乳鸽生长后期增重的影响[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6(4):19-21.
[2] 艾国良,许美解,陈可毅.日粮中不同蛋白质含量对乳鸽育肥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7(5):37-39.
[3] 黄启贤, 侯广田. 8~28日龄肉用乳鸽饲粮蛋白质最佳水平的研究[J].黄牛杂志,1994(20):66-68.
[4] 黄启贤,侯广田.8~28日龄肉用乳鸽饲粮能量最佳水平的研究[J]. 黄牛杂志,1994(20):75-77.
[5] 王修启,李世波,詹勋,等. 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下种鸽的能量需要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9(4):45-46.
[6] 王修启,李世波,詹勋,等. 全价颗粒料在肉鸽“2+4”生产模式中的应用[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8(6):40-41.
[7] 王修启,阳金,代发文,等. 全价颗粒料对肉用种鸽和乳鸽生产性能的影响[J].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07(5):39-41
[8] 杜正智,沈禹颐,李祖军,等. 乳鸽生长发育特点研究[J].甘肃畜牧兽医,1993(1):14-15.
(编辑:刘敏跃,)
李世波,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510642,广东广州天河五山。
王修启(通讯作者)、杨伟钧、谢彩金,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詹勋,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正大肉鸡中心。
收稿日期:2009-07-27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7B090400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