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炯炯 张 嘉 单丽君 叶兴乾 郑晓冬
摘 要 以实验室筛选的一株可同时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酸性蛋白酶的宇佐美曲霉A.usamii-CF1为生产菌株,以柑橘皮为原料,对固体发酵培养基的水分含量、起始pH值、碳源、无机盐及柑橘皮粉与豆粕比例对产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培养基配方为橘皮粉53%、豆粕23%、麸皮19%、尿素1%、Na2HPO4 2%、MnSO4 2%;最佳培养基水分为55%~60%时,菌种产酶活力达到CMC酶41.6U/g、β-葡萄糖苷酶102.2U/g、木聚糖酶2 079.6U/g、酸性蛋白酶7 884.6U/g。经干燥后的复合酶储存性能稳定。
关键词 A.usamii-CF1;柑橘皮;固体发酵;复合酶
中图分类号 Q814
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柑橘皮。柑橘皮富含果胶、纤维素、可溶性糖及多种矿物质元素,是一种良好的微生物生长基质。目前,对柑橘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含成分的提取,对利用微生物发酵柑橘皮生产酶制剂的报道较少。吴厚玖[1]等(1997)开展了柑橘皮渣发酵饲料中间试验研究,Ismail[2](1996)对微生物液体发酵柑橘皮产酶进行研究。用柑橘皮为原料,固体发酵生产复合酶制剂的方法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的试验旨在研究酶系较全、产酶水平较高的宇佐美曲霉A.usamii-CF1利用柑橘皮进行固体发酵产酶的最佳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菌种:实验室选育菌株A.usamii-CF1。
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20%土豆汁、2%葡萄糖、1.8%琼脂,自然pH值。固体基础发酵培养基(简称基础培养基):干燥橘皮粉4g、豆粕1g、尿素0.1g、水10ml,自然pH值。
试剂: DNS试剂、0.1M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值4.8)、0.1M乳酸-乳酸钠缓冲液(pH值为3.0)、福林试剂(Folin试剂)、0.4M碳酸钠溶液、0.4M三氯乙酸溶液、2%酪蛋白溶液(pH值为3.0)、100μg/ml酪氨酸溶液。
1.2 方法
1.2.1 固体发酵方法
在250ml三角瓶中,装入固体发酵培养基,搅拌均匀,121℃灭菌20min,冷却后接入由斜面培养基培养后制成的浓度为107个/ml的孢子悬浮液1ml,置于28℃生化培养箱中发酵培养60h,测定各种酶的酶活。
1.2.2 酶的抽提
取一定量的发酵固体,加入10倍发酵固体量的蒸馏水,间歇搅拌1.5h,一层滤纸过滤得粗酶液,用蒸馏水稀释后作酶测定用。
1.2.3 酶活测定方法及定义
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CMC)酶、β-葡萄糖苷酶和滤纸酶(FPA)]测定采用DNS法[4]。酶活定义为:在pH值为4.8,温度为50℃条件下,每分钟水解各底物产生1μmol葡萄糖所需的酶量为1个纤维素酶活力。
酸性蛋白酶活力测定采用福林酚法[5]。酶活定义为:在pH值为3.0,温度为40℃条件下,每分钟水解酪蛋白产生1μg酪氨酸所需的酶量,定义为1个蛋白酶活力单位(U)。
木聚糖酶的活性测定采用李彩霞(2001)介绍的方法[6]。酶活定义为:在pH值为4.8,温度为50℃的条件下,每分钟产生1μmol木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1个木聚糖酶活力单位(U)。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水分含量对产酶的影响
用不同水分含量的培养基进行发酵试验,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基质中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酸性蛋白酶的酶活(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培养基含水量对各种酶组分产酶量具有显著性影响,CMC酶在水分含量60%时产酶活性最高;而FPA酶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在水分含量在55%时产酶活性最高;木聚糖酶在水分含量60%~70%时产酶活性较稳定;酸性蛋白酶在水分含量50%~55%时产酶活性最高。本文综合考虑各种复合酶酶活,取培养基含水量为55%~60%为最佳。



2.2 培养基起始pH值对产酶的影响
用不同起始pH值的培养基进行产酶试验,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当培养基起始pH值低于5时对菌株产酶有一定影响,而在高于5较广的pH值范围内(pH值5.0~9.0)对菌株产酶影响不大。经测定,基础固体发酵培养基所配制的培养基提取液的自然pH值是5.40,因此,本研究以自然pH值为最终的发酵产酶培养pH值。

2.3 不同有机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g不同种类的碳源进行产酶试验(见图3)。由图3结果显示,添加麸皮有利于纤维素酶酶活和酸性蛋白酶酶活的提高,但所有的辅助碳源的添加都不利于木聚糖酶酶活的提高。经综合考虑,确定添加少量的麸皮作为培养基的辅助碳源。

2.4 不同的无机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5g不同氮源进行发酵试验(见图4)。由图4结果显示,氮源的添加对复合酶的生产具有显著影响。添加各种氮源都能明显提高β-葡萄糖苷酶的产酶率,其中 (NH4)2SO4、 NH4NO3、CO(NH)2和Mg(NO3)2能提高一倍以上。NH4NO3 和CO(NH)2 能较大幅度的提高FPA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9%和50%)。各种氮源对CMC酶活的提高效果都不大,所添加的氮源除了(NH4)2SO4外对木聚糖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氮源对酸性蛋白酶的影响较大,其中CO(NH)2对酸性蛋白酶的产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产酶率提高31.2%)。
2.5 柑橘皮粉与豆粕比例对产酶的影响
将柑橘皮粉与豆粕配制成不同的比例进行发酵试验(见图5)。


结果发现,当不添加豆粕的时候,几乎不产酸性蛋白酶。当柑橘皮粉与豆粕的比例为8:2时,CMC酶、滤纸酶和木聚糖酶分别已经达到了酶活最高值;当柑橘皮粉与豆粕的比例为7:3时,酸性蛋白酶达到了酶活最高值;当柑橘皮粉与豆粕的比例为6:4时,β-葡萄糖苷酶达到最高值。综合考虑,认为柑橘皮粉与豆粕比例为7:3较合适。
2.6 不同的无机盐对产酶的影响
在基础培养基上添加0.1g的各种无机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CaCl2对纤维素酶有提高作用,但对木聚糖酶有抑制作用;KH2PO4、K2HPO4能提高酸性蛋白酶酶活,但是对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a2HPO4和NaH2PO4能使木聚糖酶酶活提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Na2HPO4对酸性蛋白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nSO4的添加能提高各类酶活,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各类无机盐对复合酶的影响,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MnSO4和Na2HPO4各0.1g。
2.7 酶学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用柑橘皮粉53%、豆粕23%、麸皮19%、尿素1%、Na2HPO4 2%、MnSO4 2%以及水分含量为55%~60%的培养基进行浅盘扩大发酵试验,经干燥将所得发酵产物制成酶制剂粗制品。该粗制品为灰褐色粉末,易溶于水。各酶组分的活力分别为:CMC酶41.6U/g、β-葡萄糖苷酶102.2U/g、木聚糖酶2 079.6U/g、酸性蛋白酶7 884.6U/g。此复合酶最适宜pH值为3.0~6.0,最适反应温度为40~50℃。在常温下储存4个月后测定酶活(见图6)发现该酶制剂的粗制品储存性能稳定。

该复合酶酶系较全,在酸性(pH值3.0~6.0)条件下稳定,且酸性蛋白酶和木聚糖酶的酶活较高。适用于多种饲料。
参考文献
1 吴厚玖,焦必林, 王华,等.柑桔皮渣发酵饲料中间试验研究.中国饲料,1997,17(3):37~39
2 Abdel-Mohsen Saber Ismail. Utilization of Orange Peels for Production of Multienzyme Complexes by Some Fungal Strains. Prosess Biochemistry, 1996,31(7):645~660
3 单丽君.利用柑橘皮固体发酵生产复合酶菌株的选育.菌物学报2005,24(2):227~234
4 杨斌,吕燕萍,高孔荣,等.分解蔗渣的研究Ⅰ菌株的选育及其固态发酵条件的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 16(4):311~31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 X 66030-87
6 李彩霞,房桂干,刘书钗.木聚糖酶酶活的具体测定方法.林产化工通讯,2001,35(1):20~23
(编辑:孙崎峰,)
戚炯炯,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系,310029,杭州。
张嘉、单丽君、叶兴乾、郑晓冬(通讯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06-06-08
★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