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水产养殖->去皮菜籽粕浓缩蛋白替代白鱼粉应用在大菱鲆幼鱼的试验
去皮菜籽粕浓缩蛋白替代白鱼粉应用在大菱鲆幼鱼的试验

马俊享 贾敏菊 李元良 吴家驱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的饲料传统上均是以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饲料原料成本偏高。去皮菜籽粕浓缩蛋白是我国近年来自主创新研制的新型优质蛋白源,国内尚未见到应用于大菱鲆幼鱼的养殖报告。为了降低大菱鲆养殖的原料成本,本试验用30%的去皮菜籽粕浓缩蛋白粉+30%白鱼粉配成饲料和用60%白鱼粉配成饲料分别饲养大菱鲆幼鱼,以进行养殖对比试验,比较各项养殖指标优劣。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在福建省东山县大菱鲆育苗场进行,共60 d。
1.2 试验方法
试验池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二池均为水泥池,大小规格为6 m×6 m,水深0.6 m,水温15~18 ℃。试验用水为沙滤海水,比重为1.025~1.022,每天17:30换水1/4,每池2台小型充氧机24 h不间断充氧。
日投饵量为鱼体重量的1%,每天分上午10:00、下午15:00两次投喂,有剩余饲料时捞出烘干称重算出每天实际投饵量,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同等条件下管理。
1.3 试验材料
试验组饲料用30%去皮菜籽粕浓缩蛋白粉+30%白鱼粉为蛋白源配成的饲料;对照组饲料用以60%白鱼粉为蛋白源配成的饲料。其它原料组成完全一样,对照组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8.21%,试验组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8.06%。饲料均制成直径0.8 mm,长1 mm的软颗粒。去皮菜籽粕浓缩蛋白粉营养组成为:粗蛋白63.96%、赖氨酸3.51%、蛋氨酸1.85%、硫苷3.10 μmol/g、多酚0.21%、植酸0.61%。白鱼粉均用美国阿拉斯加白鱼粉,粗蛋白为65.21%。试验组和对照组日粮组成见表1。

试验用鱼为大菱鲆幼鱼,2组均为1 000尾,试验组平均体长(TL)2.68 cm,平均体重(BW)2.84 g;对照组TL 2.68 cm, BW 2.85 g。
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取样30尾,解剖观察内脏是否正常。
2 结果
60 d试验期内,两组均未发生病害,试验组死亡4尾、对照组3尾,均系操作不慎造成的死亡。试验结束时,两组幼鱼均为健康活泼状态。试验结果见表2。

根据表2可以看出,两种不同蛋白源配制成的饲料在大菱鲆幼鱼养殖中结果相近,其饵料系数、成活率、生长情况等均无显著差别。
3 小结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对照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且试验结束时,两组随机抽样鱼体解剖内脏肉眼观察均为正常,内脏外观均血色丰富具光滑和弹性,未发现肝肿大及脂肪肝现象。说明用30%菜籽粕浓缩蛋白+30%白鱼粉作为蛋白源替代60%白鱼粉作为蛋白源配制饲料喂养大菱鲆幼鱼是可行的,这是由于菜籽粕浓缩蛋白除去硫苷、植酸、多酚等抗营养物质后成为优质蛋白质,氨基酸较为平衡,且在生产过程中部分蛋白质水解成小肽,大大提高消化率和免疫功能的缘故。由于白鱼粉为进口原料,近年来大量捕捞,资源受到很大的限制,其成本越来越高,而去皮菜籽粕浓缩蛋白粉为国产优质可再生的蛋白源,其原料成本每千克可降低13~15元,即降低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5%~20%,由于成本的降低,在大规模高档水产品养殖中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去皮菜籽粕浓缩蛋白在水产饲料的应用上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编辑:徐世良,)

马俊享,厦门威城进出口贸易公司,高级工程师,361012,福建省厦门市双狮南里2号702室。
贾敏菊,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李元良、吴家驱,湖北华益油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08-12-01

[1]
相关信息
饲料杂志英文版
版权所有:2008(C)饲料工业杂志社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金沙江街16号6门 电话:024-86394669 传真:024-86276127
Copyright@2008 3dfeed.cn All Rights Reserved Web Production
刘宇新 沈阳职业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