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冰 曹永红 夏伦志 任 娅 吴 东 蔡其们 潘庭双
摘 要 以进口鱼粉、膨化豆粕为主要蛋白源,配制4种不同蛋白水平的全价配合饲料,分别饲喂野生健康黄鳝苗(体重37.83~39.75 g,P>0.05)110 d,以探讨饲粮不同蛋白质原料和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与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不同蛋白质原料和水平对黄鳝的增重、体长、腹肌嫩度、净膛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背肌嫩度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根据屠宰率、肥满度、肝胆指数、肌肉蒸煮损失、肌肉成分、饵料系数、养殖效益等指标判断,黄鳝饲粮粗蛋白质最佳水平为42%,其次为40%。
关键词 饲粮蛋白质水平;黄鳝;生产性能;肉质
中图分类号 S816.4
随着城乡居民对优质动物性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效、安全水产养殖技术不断推广和普及,黄鳝的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也日趋为广大农户接受。池塘网箱养殖黄鳝(Monopterusalbuszuiew)具有占地面积少、管理方便、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1],近年来已在浙江、江苏等省展开。黄鳝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水产佳品,其营养丰富、食疗价值高、口感鲜美,既是中老年人滋补的佳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摄取DHA、促进大脑发育的最佳物质[2]。但在发展黄鳝养殖业的过程中,由于配合饲料技术没有解决[3],只能依靠动物鲜饵料。然而,动物鲜饵料资源有限,季节供应不均,不仅影响黄鳝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而且还由于饵料供应不均衡,使黄鳝的养殖成活率较低,造成养殖成本较高,效益差,严重影响黄鳝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开发研制黄鳝的配合饲料成为黄鳝规模化养殖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拟试验探讨饲粮不同蛋白质原料和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与肉质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用黄鳝的选择与分组
由于黄鳝的人工繁殖目前在技术上尚未过关,黄鳝苗种来源主要依靠天然捕捞和市场收购。试验选用黄鳝产地是巢湖水系流域的丘陵地带,一种体色黄色并夹杂有黑褐色大斑点、生长较快、抗病力较强的以自然繁殖为主的品种,鳝种规格约每千克25尾,挑选健康的黄鳝供试验用,将鳝群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
1.2 试验饲粮配制
用在当地畅销的某品牌膨化颗粒料作为对照饲粮,另选用不同的饲料蛋白原料等配制4种试验饲粮(Ⅰ号料用于试验Ⅰ组,依次类推),各饲粮的原料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表2。
试验饲粮由安徽新华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饲料制粒机型号SZLH420,制粒前原料全部通Φ1.0 cm筛网,制粒时平均调质温度75 ℃,环模孔径及压缩比分别为Φ2.0 cm、1:14和Φ3.0 cm、1:11,饲料采用硬颗粒,颗粒硬度为36 N/cm2,粉化率不高于1%。
1.3 试验用池塘和设施的处理
选择向阳、避风、水源(进排水)方便、四周无高大作物、外界干扰少的池塘,池塘东西向,面积约2.5亩,水深1.5 m左右,光照条件充足,池塘保水性能好,水位相对稳定,池水溶氧丰富,pH值为6.5~7.5,无污染。塘底淤泥少、平整。放养黄鳝前每亩池塘用120 kg生石灰全池泼撒进行消毒处理。
网箱用聚乙烯密网片缝制,长方形六面箱体,规格为4 m×2 m×1.5 m,敞口。网箱设置在池塘中央,四角用竹子固定,四边用毛竹扎架,毛竹与四角竹子结活络节,做到水涨网箱能升,水降能下。在挂网箱时纵向间距为2~3 m,横向间距离1~2 m,网箱沉水深度0.8 m,网箱上边缘离水面0.4 m(以防黄鳝外逃)。每个网箱投放水葫芦,繁殖后覆水面积不超过网箱面积的2/3,多余则捞出。水葫芦用作黄鳝食台、遮阴、净化水质或提供部分水生食草。
1.4 饲养管理
本次试验在肥西县廖渡水产合作社某水产养殖场进行,试验从2008年8月7日正式开始,预试期为10 d,初始用小鱼制作的鱼泥进行诱食,其后掺入试验饲料逐渐过渡至全料投喂,试验至2008年12月7日结束。期间记录并观察黄鳝的生长、发病、饵料投喂和池水变化的情况。
1.5 指标观测与数据统计处理
试验结束后进行捕捞称重,对饵料系数、组间增重、部分肉质指标,以Excell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并对饵料系数、经济效益、成活率等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蛋白水平对黄鳝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蛋白水平对黄鳝养殖效果无论是增重、成活率、产出量还是饵料系数来看,都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增重指标,试验Ⅰ、Ⅱ组料及对照组显著优于试验Ⅲ组料(P<0.05),试验Ⅲ组料显著优于试验Ⅳ组料(P<0.05)。
不同蛋白水平的饵料对黄鳝养殖出栏的增重效率差异较大,从个体增重倍数来看,试验Ⅰ、Ⅱ、Ⅲ、Ⅳ组、对照组分别为1.11、1.10、1.05、0.88、1.06;每网增重倍数试验Ⅰ、Ⅱ、Ⅲ、Ⅳ组、对照组分别为1.04、1.02、0.96、0.80、0.94;结果表明,较高蛋白水平组,其增重效率相应较高,低蛋白水平组增重效率低,黄鳝个体的生长整齐度也较差,表3所列个体平均末重统计数据项中的标准偏差也大。对照组的个体增重倍数仅次于试验Ⅰ、Ⅱ组,优于Ⅲ、Ⅳ组,但网增重倍数表现不佳,就其原因,是该组成活率较低造成,其出网成活率为94.2%低于试验I组2.4个百分点。捕捞情形显示,死亡的大都是中大个体,解剖观察到死亡黄鳝肝脏及胆囊明显肿大。
不同蛋白水平的饵料对黄鳝养殖出栏的饵料系数表现差异较大,试验Ⅰ、Ⅱ、Ⅲ、Ⅳ组、对照组分别为1.78、1.88、1.90、2.23、1.96,仍可得出蛋白水平较高组饵料系数相应较低,以试验I组为100相比,其它组分别为105.6、111.8、125.3、110.1,试验I组分别低于各组5.6、11.8、25.3、10.1个百分点,表明试验I组蛋白含量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优势。
成活率的高低对出网捕捞的养殖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见表3),从5个组来看,对照组虽然个体增重倍数较高,但由于受成活率较低的影响,其出网增重倍数下降,最终影响了饵料报酬。
2.2 试验各组经济效益的分析(见表4)
从表4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试验Ⅰ组赢利水平最好,较各组分别多赢利11.8、21.5、81.5、42.8元;对于较高蛋白的饲料,虽然开始投入成本高,但由于促生长效果明显,黄鳝的出网捕捞个体均匀度整齐,增重倍数大,最终收益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投入高回报的趋势。
2.3 不同的蛋白水平对黄鳝屠宰性能和消化器官的影响(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对黄鳝出栏的平均体长有一定的影响,蛋白水平较高组试验Ⅰ、Ⅱ组及对照组显著优于试验Ⅲ、Ⅳ组的各组(P<0.05),表明高蛋白促生长对增重表现与体长生长的一致性。
不同蛋白水平饵料对黄鳝出栏屠宰的净膛重影响较大,试验Ⅰ组及对照组显著(P<0.05)优于中高蛋白水平组;总的趋势是饲料含蛋白水平较高其屠宰净膛重也较高。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黄鳝出栏屠宰率的影响不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蛋白组仍显示一定的优势,其中试验Ⅰ组及对照组的屠宰率76.30%和76.07%;对于较低蛋白组其屠宰率也有较好的表现水平,甚至超过高蛋白组水平,这可能与黄鳝作为无鳞水产品有关,其不同于其它水生物(包括家畜)体表有覆盖物,屠宰后废弃多,对屠宰率影响大。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黄鳝的主要器官肝、胆、胰、脾总重及与体重比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较低蛋白组如试验Ⅲ、Ⅳ组其肝胆胰脾与体重比指标相对较低。
肥满度又称丰满系数,广泛被鱼类学家以及渔业科技工作者用来评价鱼类生长状况和渔产品优劣的指标[4],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含肉量,即可食部分的多少。本试验不同的蛋白水平之间差异不大(P>0.05),但结果显示出,蛋白水平高组相对优于水平较低组的趋势,如试验Ⅰ组均优于各组。本指标是否能用于黄鳝还值商讨。
2.4 不同的蛋白水平对黄鳝屠宰肉质性能的影响(见表6)
不同的蛋白水平及其它影响因素对试验各组屠宰后蒸煮损失率影响不大(P>0.05),但生长速度快的组如试验Ⅰ组和对照组,有蒸煮损失大的趋势,表明其胴体肉质含水分较大,经过蒸煮后损失也较大。
肌肉嫩度反映了肌肉口感的良好程度,其与个体大小、成熟度、肌肉含水量等有一定的关系。本试验表明个体较大者,嫩度指数较大,则口感相应较差;不同部位的肌肉表现也有差别,腹肌嫩度与饲料蛋白水平含量有一致性,即饲料蛋白水平高腹肌嫩度指数大,肌肉纤维强度大背肌嫩度表现规律与饲料蛋白水平不一致性,是否与取样有关尚待研究。
相对可食率反映了黄鳝经过屠宰后,可供人食用的部分。本例中个体稍大的其可食率反而较低,不如中等大小的个体,究其原因与肉质含水量大、捕捞季节、养殖期限、饲料品质等有关。
3 讨论
陈芳等(2005)[4]用野生黄鳝苗对其配合饲料的蛋白质需求量进行研究,比较了含粗蛋白40.7%、35.9%、33.3%的日粮,经92 d饲喂,含蛋白40.7%组其饵料系数、净增重、成活率均表现明显优势。李瑾等[5]关于黄鳝饲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幼鳝最适生长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略低于虹鳟的43.5%和月鳢的45%,接近鳗鲡的42%,说明幼鳝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与肉食性鱼类很接近,属肉食性鱼。而杨代勤[6]的试验结果为:黄鳝最佳生长所需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5.7%,低于鲤的38%和青鱼的41%,高于鲩鱼的22.77%~27.66%,表明黄鳝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介于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之间,与杂食性鱼类的要求较相近。本试验4种不同蛋白水平日粮,经110 d饲喂后,含42.0%蛋白组的增重效果明显优于40.5%蛋白、39%蛋白组(P<0.05)、37.5%蛋白(P<0.01);40.5%蛋白组的增重效果明显优于39%蛋白组(P<0.05)、37.5%蛋白(P<0.05);部分39%蛋白组明显优于37.5%蛋白(P<0.05)。从综合收益来看,42.0%蛋白组也显示出明显优势,每网收益分别高于40.5%蛋白组、39%蛋白组、37.5%蛋白组和对照组11.8、21.5、88.5、42.8元。
肝脏是鱼类中间代谢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鱼类重要的营养储存器官,鱼类的肝体比是对长期和短期营养方式都很敏感的指标[4],在营养变动如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时,肝脏重量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肝胆综合症是近年人工养殖鱼类的多发病,治愈率非常低,病因与营养相关,其明显的症状就是肝脏偏大,因此在饲料配方筛选中肝体比也是一项重要指标。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肝体比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较低蛋白组如试验Ⅲ、Ⅳ和试验其肝胆胰脾与体重比指标相对较低。
根据试验研究及综合文献研究,笔者认为黄鳝的最佳生长所需饲料中粗蛋白水平在41%~42%,脂肪含量为3%~4%,无机盐含量3%,糖含量24%~33%,黄鳝要求最适能量蛋白比为31.6~38.9[6];为了有效提高饵料利用率还需添加相应的饲料品质改良剂,如酶制剂、酸化剂、胆碱、天然的抗菌植物等,加上良好的水质、精细的养殖技巧(如用鱼浆拌料诱食[7]),尤其是黄鳝无公害网箱养殖技术的推广及普及[8],方能取得优质、安全的水产品。
参考文献
[1] 舒妙安,朱炳全.黄鳝人工配合饲料网箱养殖试验[J].淡水渔业,2000, 30(4):25-26.
[2] 祝文根,吴早保.黄鳝养殖的几个关键问题[J].江西水产科技,2006(1):48.
[3] 陈芳,杨代勤,阮国良,等.黄鳝配合饲料的研制及饲养试验[J].水利渔业,2005,25(5):77.
[4] 潘庭双, 程玉冰, 侯冠军, 等.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斑点叉尾鮰生长的影响[J].中国饲料添加剂,2008,12(12):35-36.
[5] 李瑾,何瑞国,张世萍,等.不同饲料蛋白源对幼鳝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初探[J].饲料工业,2001,8(8):11-14.
[6] 杨代勤,陈芳,李道霞,等.黄鳝的营养素需要量及饲料最适能量蛋白比[J].水产学报,2000,3(3):259.
[7] 杨发群,周秋白,张燕萍,等.鄱阳湖地区三种不同体色黄鳝稚鳝生长特性的比较[J]. 江西水产科技,2004(4):24-25.
[8] 周秋白,包屹红,胡火庚,等.黄鳝无公害网箱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4,2(2):38-40.(编辑:徐世良,)
程玉冰,合肥华仁农牧集团,230041,合肥市濉溪路278号财富广场首座2606室。
曹永红,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夏伦志、吴东,安徽省农科院畜牧所。
任娅、蔡其们,合肥华盟生物技术公司。
潘庭双,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
收稿日期:2009-02-02
★ 安徽省合肥市科技重点项目(2007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