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茹 李军勇 曹俊明 朱 选 李国立 李宝圣 蓝汉冰 林佳男
摘 要 通过6周的饲养试验,研究了饲料中分别添加3%蔗糖、0.46%香味剂、0.5%酵母膏、0.4%鱼溶浆等4种摄食促进物对初始体重约0.4 g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0.5%酵母膏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高,但与其它处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0.4%鱼溶浆组最低(P>0.05),日摄食率在0.4%鱼溶浆组达到最高,与其它处理组(除0.46%香味剂组)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对照组最高,但与其它处理组(除0.5%酵母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全虾粗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以对照组最低,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3%蔗糖组、0.4%鱼溶浆组灰分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对照组最高,其次是0.5%酵母膏组,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胆固醇含量最低,低于0.46%香味剂组,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甘油三酯和血糖含量对照组最低。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摄食促进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影响不显著,但添加0.4%鱼溶浆显著影响了对虾的日摄食率,促进对虾摄食。添加摄食促进物能提高脂肪的蓄积,明显降低虾体灰分含量,同时使对虾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
关键词 摄食促进物;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清生化组成
中图分类号 S963.73+5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主要的三大对虾养殖品种之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人工配合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凡纳滨对虾对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要求较高,作为能够提供优质蛋白源的鱼粉,随着渔业资源枯竭,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同时,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经常会观察到对虾摄食不完全,饲料原料浪费严重等现象。为了降低鱼粉用量以及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率,除了优化饲料配方外,开发新的动植物蛋白源,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但这些饲料往往存在适口性差,对虾摄食不完全等问题。因此,研究与开发具有改善饲料适口性的物质,引诱鱼虾摄食,使鱼虾类在较短的时间内摄食饲料,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经研究发现,甘氨酸[1]、甜菜碱[2]、贻贝粉[3]对对虾摄食具有引诱性,酵母水解物能促进中华鳖成鳖摄食[4],但关于蔗糖、香味剂、酵母膏和鱼溶浆的促摄食与促生长效果尚未见相关报道,为此,本试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3%蔗糖、0.46%香味剂、0.5%酵母膏和0.4%鱼溶浆等4种摄食促进物,观察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便改善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的引诱性,促进摄食与生长,为凡纳滨对虾配方技术提供相关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试验共设5 种饲料,以基础饲料(配方见表1)为对照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蔗糖、0.46%香味剂、0.5%酵母膏、0.4%鱼溶浆制成4种试验饲料。饲料原料经过60目筛粉碎,混合均匀后用SLX-80型挤压机制成直径为1.0 mm的饲料,在50 ℃烘干冷却后放入密封袋中于-20 ℃冰箱中保存待用。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盐由广州飞禧特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管理
养殖试验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实验基地循环过滤水系统中进行,每个试验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同批孵化标粗的初始体重0.4 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40尾。试验采用饱食投喂,投喂时间在上午9:00和下午3:00,投饵量在半小时内以不剩余为准。试验持续6周,养殖期间的平均水温27 ℃,盐度5‰~6‰,养殖全过程不断充氧曝气,保持溶氧浓度>6 mg/l,氨氮浓度<0.2 mg/l,试验期间水温18~30 ℃,pH值控制在7.5~8.5。试验结束前24 h停饲,称取虾体重,统计虾尾数,然后从每个水族缸随机抽取20尾虾,用250 μl的灭菌玻璃注射器自对虾头胸甲后部插入凡纳滨对虾围心腔取血,置于2 ml Eppenddorf管中于4 ℃冰箱中过夜,然后4 ℃低速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放入-78 ℃超低温冷冻冰箱,备用。再随机取10尾虾,测其它常规营养成分。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各组饲料和全虾体成分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根据国标方法测定[5]:水分采用烘干(105 ℃)失重法;粗蛋白采用凯氏定氮法(N×6.25);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血清各项生化指标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HITACHI.7170A型全自动日立生化分析仪测定。
增重率(%)=(终末均体重-初始均体重)/初始体重×100;
成活率(%)=试验结束时虾尾数/试验开始时放虾尾数×100;
饲料系数(FCR)=摄食量/(终末总体重-初始总体重);
饲料效率(FE,%)=(终末总体重-初始总体重)/饲料摄食量×100;
特定生长率(SGR,%/d)=(In平均尾末重-In平均尾初重)/试验天数×100;
日摄食率(%)=饲料摄食总量/养殖天数/对虾尾数×100。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用平均数±标准误差表示。采用SPSS 1.5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单因素方差分析,若组间差异显著,则做LSD多重比较,显著水平P值采用0.05。
2 结果
2.1 摄食促进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效果的影响(见表2)

表2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5%酵母膏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高,但与其它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4%鱼溶浆组凡纳滨对虾日摄食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46%香味剂组(P<0.05),但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成活率最高,显著高于0.5%酵母膏组(P<0.05)。
2.2 摄食促进物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的影响(见表3)
表3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间全虾粗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虾粗脂肪含量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0.4%鱼溶浆组最高;各处理组灰分对照组最高,显著高于3%蔗糖组和0.4%鱼溶浆组(P<0.05)。

2.3 摄食促进物对凡纳滨对虾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4)
表4结果表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0.46%香味剂组、0.4%鱼溶浆组和3%蔗糖组(P<0.05);对照组中胆固醇含量最低,显著低于3%蔗糖组、0.5%酵母膏组、0.4%鱼溶浆组;其次是0.46%香味剂组,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甘油三酯以对照组最低,显著低于3%蔗糖组(P<0.05),与其它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血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达到最低。

3 讨论
3.1 摄食促进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甜味剂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已见诸多报道。在本试验中饲料中添加3%蔗糖组对对虾的摄食与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这与何利君报道的饲料中添加0.125%糖精对黄颡鱼的引诱作用不明显[6],甜蜜素对大口鲶也无明显促进摄食作用[7]具有一致性,但任泽林等(1996)却发现蔗糖对中华鳖具有诱食效果[8]。对于以上研究结果存在的异同,推测这可能与不同水产动物味觉器官对甜味剂的敏感性不同或饲料中添加量不高没有对动物产生强引诱性有关。
饲料香味剂是根据不同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性、采食习性,为改善饲料的诱食性和适口性而添加到饲料中的带有香味的添加剂。在本试验中,添加香味剂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饲料系数与其它处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日摄食率却显著低于0.4%鱼溶浆组,这说明香味剂对凡纳滨对虾的诱食性不如鱼溶浆好,但是在促进对虾生长方面两种添加剂的差异却不显著。凡纳滨对虾肠道较短,连续摄食可导致食物在其肠道停留时间过短,因此在鱼溶浆刺激对虾摄食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对虾摄食过快以及排泄过快,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但目前无关于对虾摄食频率和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方面的相关报道。
酵母膏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小肽、核酸等物质,其对饲养动物具有促生长作用,所含的游离氨基酸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促进氨基酸的吸收;营养小肽具有生物活性,能够促进动物胃肠道的发育和成熟,调节消化、食欲及内分泌,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肌肉生长等作用。有研究证实,饵料中添加适量的酵母水解物,不仅可以促进中华鳖成鳖的采食量,加快中华鳖成鳖对饵料的采食速度[4],而且能够增加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采食速度[9]。在本试验中与促进对虾摄食最快的0.4%鱼溶浆相比,酵母膏组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对虾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是促进生长的关键,同时,酵母膏本身丰富的营养物质构成也可能对对虾的生长起到调节促进作用。
鱼浆蛋白含有大量的游离氨基酸和寡肽等呈味性物质,因此诱食性很好。梁树华等(2002)[10]用鱼浆复合蛋白替代鱼粉饲喂乳仔猪,仔猪采食量和生长性能提高,腹泻率显著降低。本试验中发现,添加0.4%鱼溶浆组的摄食率很高,这可能与鱼浆蛋白具有独特的鱼腥香味有关。
3.2 摄食促进物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3%蔗糖、0.46%香味剂、0.5%酵母膏、0.4%鱼溶浆对全虾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影响显著,摄食促进物显著提高了虾体粗脂肪含量,降低了灰分含量。对虾体成分的组成不仅影响其营养价值而且也可能影响到其肉质品质风味。有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肌肉脂肪的含量与肉品的风味呈正相关[11]。摄食促进物在促进对虾生长,影响体成分构成时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肌肉品质,添加蔗糖、香味剂、酵母膏、鱼溶浆是否有利于提高对虾肌肉风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摄食促进物对凡纳滨对虾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血清生化指标的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物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在本试验中,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且与其它组存在不同的差异,虾体粗蛋白虽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对照组仍高于3%蔗糖组、0.46%香味剂组和5%酵母膏组。试验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于对照组。胆固醇作为生物膜脂类之一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甘油三酯一般随着胆固醇的升降而升降,试验组胆固醇含量的升高,可能更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对虾血糖在试验中表现的差异不显著性,说明摄食促进物对对虾的糖代谢影响不显著。对虾血液生化的构成灵敏地反映机体代谢状况,因此生化分析以及生长性能的表征可更有效地反映对虾的营养状况。
4 结论
饲料中添加摄食促进物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0.4%鱼溶浆能够显著提高对虾的日摄食率,诱食性较好。摄食促进物对虾体粗蛋白影响不显著,但能够显著影响虾体脂肪含量和降低灰分含量,因此可能影响了对虾的风味。摄食促进物使对虾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参考文献
[1] 薛敏,罗琳,曹海宁,等.几种促摄食物质对南美白对虾摄食行为的影响[J].饲料广角, 2003 (13):27-28.
[2] 刘立鹤,郑石轩,郑献昌,等.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饲料消化的影响[J]. 淡水渔业, 2003,33(5):12-15.
[3] 常青.不同添加物对虾诱食活性的影响[J].饲料工业,1999,20(6):19-20.
[4] 陈昌福,王绍辉,王茜,等.饵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中华鳖成鳖的诱食效果[J].养殖与饲料,2007(4):45-55.
[5] 崔淑文,陈必芳.饲料标准资料汇编[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254-280.
[6] 何利君,莫绍橘,施新建,等.黄颡鱼摄饵促进物质的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416-419.
[7] 许国焕,丁庆秋,王燕. 几种诱食剂对大口鲶摄食效果的影响[J]. 水利渔业, 2000, 20(2):40-41.
[8] 任泽林,郭庆,曾红. 甲鱼诱食剂筛选[J]. 中国饲料,1996(14):33.
[9] 刘晓琳,余新京,彭治,等.复合酵母对断奶仔猪诱食及促生长效果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08,29(12):3-4.
[10] 梁树华,蒋克纯,李义刚.鱼浆复合蛋白替代仔猪日粮中进口鱼粉的对比试验[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12):54-55.
[11] 王道尊,汤峥嵘,谭玉钧. 中华鳖生化组成的分析一般营养成分的含量及肌肉脂肪酸的组成[J]. 水生生物学报, 1997, 21 (4) : 299-305.
(编辑:徐世良,)
胡俊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510640,广州市天河区五山。
李军勇、曹俊明(通讯作者)、朱选、李国立、李宝圣、蓝汉冰、林佳男,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09-07-20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04-攻关-24B);星火计划重点项目(2007EA780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