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份中国养殖及饲料市场月度分析报告
11月份,中国养殖及饲料市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经受了严寒天气的“洗礼”,从月初的华北地区大暴雪,到中旬开始的西北、华北及华东乃至华南地区都经历了明显的大幅降温天气。寒冷的气候不仅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同时给养殖及饲料市场带来明显影响。在北方地区,养殖市场在季节性市场萎缩和天气原因导致的人为压缩养殖规模的双重压力下,禽类养殖规模的下降幅度较往年同期加量下降3%以上,养殖存栏量下降较为明显。水产养殖加速萎缩,较正常年份同期加量下降的幅度超过15%;在南方市场上,肉禽养殖由于受到养殖效益的影响,养殖存栏量较上月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较北方地区小。水产养殖方面,本月受到低温天气的影响,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正常年份同期水平。
11月份,中国生猪养殖市场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发展势头。由于前期补栏的推动,本月生猪存栏总量增加,饲料生产和需求环比同比实现正增长,是本月在产需量和环同比四个方面都保持同时正增长的唯一品种。
11月份,中国饲料产量和需求量环比双双下降,同比增长。在蛋禽、肉禽和水产养殖量下降及个体采食量下降的影响下,全国饲料总产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而水产养殖的大幅萎缩成为拉动饲料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在蛋白类饲料原料行情持续高稳的威胁下,饲料生产企业纷纷提高成品饲料出厂价格,导致浓缩料产需量双双下降,全价料比重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饲料总产量下降的幅度。
11月份,受到成品饲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各地终端用户及饲料贸易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成品饲料现货的库存量,人为的扩大了饲料产量的环比增长幅度。同时,由于消耗上月囤料的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饲料产量的继续增长。
1 11月份中国养殖市场状况
11月份,在中国养殖市场上,无论南北地区,都同时经历了低温天气的考验。其中,华北、东北及西北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华东部分省份的江苏、安徽及周边延伸地区的湖北也受到一定影响。在往年温暖如春的华南地区,本月也同样受到低温天气的“扫荡”,广东省本月最低气温达到14 ℃,与往年20 ℃左右的气温比较相差甚远。从各个区域市场的总体情况来看,养殖市场各个品种都出现了北方差,南方略好的局面。
11月份,中国畜禽水产品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这是继国庆之后的新一轮行情上涨。一方面,中国宏观经济有限通胀的局面已经打开,推动物价上涨的动力已经开始发力;另一方面,饲料原料及成品饲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养殖成本上升,也推动了畜禽水产品价格的上涨。再一个因素,由于本月中国主要养殖区除西南和华南外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灾害性的暴雪天气,导致外来畜禽水产品减少,局部市场供给减少,也推动了价格的上涨。在养殖效益方面,本月养殖效益较9月份及10月份上半月略有下降,这成为影响本月养殖补栏的一大消极因素。
11月份,在低温天气的威胁下,养殖市场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华北及东北、西北地区受到的影响最大。生猪市场在北方地区,10月份底11月份上旬,蓝耳病、高热病及附红体疾病在河南、江苏、山东、辽宁等部分地区肆虐,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也普遍存在。中旬开始呼吸道和消化道疫情逐步减弱,河南和江苏的猪高热病基本消失,而山东部分地区的高热病及附红体疫情则继续存在并表现突出。在中部及南部市场上,四川、重庆及江西部分地区,猪高热病疫情较为突出,四川省的眉山、内江部分县市的小范围内,疫情出现了失控倾向。
11月份,中国生猪养殖补栏总量和存栏总量增加,大猪比重下降。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华北地区的内蒙古、河北及天津总体变化不大,补栏量略有下降,存栏总量基本持平略有增加;而在西北地区的陕、甘、青、宁、新五省,补栏及存栏总量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这是天气原因导致的结果,属于季节性的市场变化。在华东南部及华中南部以及华南、西南省份,生猪补栏总体增加、存栏总量增加。
11月份,中国蛋禽养殖市场补栏增加,淘汰增加,存栏总量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北方地区下降幅度大于南方地区。受到北方地区恶劣天气的影响,北方各省的蛋禽补栏积极性普遍下降,同时淘汰蛋禽数量增加,存栏总量下降。黑龙江、内蒙古及西北五省是下降最为明显的第一梯队,北京、河北、吉林、安徽、山东及河南成为第二梯队。南方各省存栏总量则总体持平,略有下降。
11月份,中国肉禽养殖补栏增加、出栏增加,存栏总量基本持平,这是天气和养殖效益双重作用的结果。在东北、华北及西北市场上,由于低温天气导致肉禽保温费、防疫费进一步增加,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主动压缩了养殖规模,导致补栏减少,存栏总量下降。在南方部分市场上,由于玉米及主要饲料原料价格高企,成品饲料价格高涨,养殖效益下降甚至亏损,导致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下降,补栏积极性有所下降,但整个南方地区存栏总量略有增长。
11月份,在低温天气的影响下,全国各地,无论南北,养殖水产总量均大幅度下降。西北和东北北部、华北部分地区,养殖水产动物几乎已经停止采食。内蒙古、黑龙江及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基本全部停止了饲养水产品的养殖。只有部分大棚养殖户,饲料养殖得以继续进行。在月度气温在15 ℃左右的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四省,水产采食量也出现大幅下降,但总体投料养殖在大幅收缩中继续存在。
11月份,中国反刍动物养殖市场平稳发展,奶牛养殖及肉兔养殖等都表现平静。在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及新疆等局部市场上,经产奶牛的季节性淘汰量增加,补栏略有增加,但奶牛存栏总量仍然偏低,总体下降。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浙江、湖南及四川等肉兔养殖主要省份,由于气温下降,肉兔疫病增加,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略有下降,但肉兔存栏总量变化不大,总体稳定。
2 11月份中国饲料生产消费市场状况
11月份,中国养殖市场受到低温天气及畜禽产品需求市场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对饲料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饲料生产市场闻风而动,市场环比、同比变化明显。全国全月饲料总产量环比下降8.10%,同比增长7.57%。饲料消耗量环比下降5.14%,同比增长9.16%。
11月份,中国饲料总产量环比下降8.10%。其中全价料环比下降9.88%,浓缩料环比下降2.86%,预混料环比下降4.07%。新玉米上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浓缩料的使用量,这种变化与正常年份的市场特征基本吻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月西南地区的四川及华北地区的河北等省份市场上,菜棉粕价格高涨导致浓缩料成本高企,浓缩料需求市场减量明显,全价料需求增加,致使部分地区的浓缩料产量下降,全价料比重增加。
11月份,中国猪料产量环比增长3.27%、同比增长6.84%;消耗量环比增长7.65%、同比增长8.73%。从区域上看,西北市场环比增长0.26%,基本持平,属于本月环比增幅最低的地区,这与地区上的气候有关;东北地区环比增长1.95%,排名最低环比增幅倒数第二。华东市场环比增幅4.06%,是本月环比增长最大的地区,华中、华南、西南三个地区的增幅在3.5%左右,对反应整个市场的总体状况有一定代表性。由于南方各区在本年度的发展总体上都比较平稳,因此,单纯的从环比数据看,低于华东市场。
11月份,中国蛋禽料产量环比下降8.71%、同比增长0.23%;消耗量环比下降5.90%、同比增长1.81%。从区域上看,西北及东北地区下降幅度最大,都超过10%。其中,西北地区环比下降11.02%,东北地区环比下降10.07%,这是超低温天气导致养殖存栏量下降以及蛋禽个体采食量下降双重作用的结果。华南市场由于气温相对偏高,蛋禽饲料的产需受到的影响都相对要小,本月饲料产量环比下降4.16%,属于本月环比下降最低的地区,其余地区都在8%左右。
11月份,中国肉禽料产量环比下降5.21%、同比增长19.86%;消耗量环比下降2.40%、同比增长21.39%,环比数据基本正常,而同比数据的大幅度增长,不是本月存栏大幅增加的体现,而是2008年11月份肉禽存栏量严重偏低的结果。从区域上看,西北地区产量环比下降9.41%,是本月环比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这是严寒气候导致存栏不足的结果;排名倒数第二的华北地区,环比下降7.02%,这与地区天气和肉禽屠宰场压价收购打击养殖市场积极性有关;在华南市场,肉禽料产量环比下降3.27%,是本月环比下降幅度最低的地区,如果不受到养殖效益的影响,这个地区本月的饲料需求量将大于这个数据,饲料产量环比下降幅度将有望进一步降低。
11月份,中国水产料环比下降46.72%、同比增长2.95%;消耗量环比下降46.12%、同比增长3.70%,产量和消耗量环比下降幅度总体上比正常年份提高了10%以上。从区域上看,产量市场的差距非常明显。东北地区产量环比下降86.58%,是本年度环比下降最大的地区,黑龙江全省基本全部归零,极低气温是其中的罪魁祸首。西北地区环比下降80.92%,排名倒是第二,除陕西省外,其余西北四省全部归零,养殖水产动物已经停止投喂饲料。环比下降幅度最低的华南市场上,饲料产量环比下降24.49%,月度气温在15%左右帮了其中的大忙。
11月份,中国反刍动物饲料环比下降4.76%、同比增长1.91%;消耗量环比下降2.48%、同比增长3.13%。三聚氰胺事件对奶业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这从饲料产量同比变化上可以得到验证。从区域上看,西北和华北地区环比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5.67%和5.12%,气温下降、奶牛产奶量下降、个体采食量下降、经产奶牛淘汰量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在华南市场,肉兔、肉羊等反刍动物养殖受到气温的影响明显偏弱,饲料产需量受到的影响也最弱,饲料产量环比下降幅度也最小,为0.87%。
3 后期市场发展状况预测

11月份,中国局部地区大暴雪、中美贸易争端、奥巴马访华等事件成为本月的焦点,偏于一隅的中国养殖及饲料市场的发展态势,继续演绎着相对悲观的局面,这是市场季节性发展和中国经济大气候萎靡等诸多因素拉锯作用的结果。未来的12月份,预计生猪养殖及饲料市场将继续向好,禽类养殖及饲料市场的环比下降幅度有望减弱,水产养殖及饲料市场除华南地区外的所有市场将逐步归零,零星的饲料需求将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反刍饲料产需量将继续小幅下降,但存栏总量有望增加。从总体上看,12月份也是部分饲料企业年终冲量的月份,饲料产量有可能出现小幅虚高的态势。
(上海益农信息饲料研究部 方世俊)
11月份中国鱼粉月报分析及后市展望
1 国内供应形势
本月港口鱼粉库存量继续下降,但降幅已经不大,从上月底6.3万吨降至月底5.1~5.2万吨左右。南美鱼粉供应紧张,本月很少有货到港,但非主流国家如美国、厄瓜多尔以及巴基斯坦鱼粉还是时有到货,增加了原本需求已经很淡的鱼粉市场销售压力,价格被迫略有回调。
2 进出口动态
10月份中国进口鱼粉量为12.25万吨,较9月份增长0.48万吨。秘鲁主要鱼粉出口国鱼粉供应紧张对华出口量仍然稀少,10月份进口量与9月份相比相差无几,与前两个月相比仍然呈大幅下降趋势。不过,由于美国和厄瓜多尔等少数国家鱼粉价格优势强,同时考虑到采购秘鲁鱼粉困难,11月份和12月份这些非主流国家鱼粉到中国量略显增加。
3 港口库存
本月各大港口鱼粉库存量继续下降,全月库存约在5.8万吨,较上月再度减少1.8万吨左右。
4 国内需求形势
11月份,中国养殖市场受到低温天气及畜禽产品需求市场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对饲料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饲料生产市场闻风而动,市场环比、同比变化明显。全国全月饲料总产量环比下降8.10%,同比增长7.57%。饲料消耗量环比下降5.14%,同比增长9.16%。水产料和禽料产销量环比明显是拖累整个饲料市场下降的最主要部分,猪料市场的表现略好,产销量环比均有所增长。
5 港口鱼粉价格变化
本月国内鱼粉行情高位略有回落,全月均价在10 650 元/t,较上月下跌50 元/t。月初止涨企稳买方停止追涨采购、水产养殖淡季来临,鱼粉刚性需求下降明显,进口商适当下调出货锁住高额利润、月中两周基本稳定买卖市场观望僵持,下旬受低温大范围降温、降雪天气和非主流国家货源到港略有增多影响,价格再度有所回落。
6 后市预测
尽管需求转弱和非主流国家鱼粉到港逐步增多,但因港口原有鱼粉库存量仍旧偏低,同时部分进口商仍旧存在惜售心理,对鱼粉行情仍旧构成一定支撑,短期内行情仍旧难以显著下跌;不过,月底局部少数港口因大雾影响出货和饲企迎来新一轮采购出现小幅反弹行情,但笔者认为因水产淡季已临,鱼粉后市逐步看跌势已定,局部窄幅上调只会是短暂的行为,卖方市场无需抱多大希望,希望见好就收,高价出货锁住利润。

(上海益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鲁 燕)
|